2019年,全球汽车产业进入深度变革的关键时期。汽车技术、市场、政策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机遇与挑战并存。在这个大背景下,2020年1月10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召开了以“把握形势 聚焦转型 引领创新”为主题的年度大型论坛。此次论坛将讨论全球及中国汽车产业与市场发生的重大变革,转型方向与路径,中国有关汽车的政策走势以及市场驱动阶段的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产业重组的机遇与竞争合作模式、电动汽车安全、核心技术突破、燃料电池汽车发展、自动驾驶与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顶层设计与规制创新等相关内容。
会议上能源基金会(中国)CEO兼总裁邹骥发表了演讲,以下为演讲实录:
能源基金会(中国)CEO兼总裁 邹骥
各位嘉宾,上午好!我知道我是这个环节最后一个发言的,时间不多,我和时间赛跑一下。今天我发言的题目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经验及“十四五”发展的建议。
我们可以非常快速的回顾一下,在过去几年里面,全球范围内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它的规模在快速地提升。大家从这个图上可以看到,中国在其中占比能够达到45%,接近一半,由此可见中国的份量和作用。但是我们从数据背后要进一步提出一个问题,这样一个超大的占比份额它的含义是什么,我觉得这个在行业里面还要进一步去阐述。除了去稀释迭代成本,除了有更多的盈利空间,有更大的基础设施需求等等之外,还有什么含义?这是我给大家提出的一个建议。中国的国情就是我们人均量是很少的,包括财富,今年也才是人均一万美元GDP,但是它的体量很大,乘上14亿人口,它的市场也很大,这样一个市场我们也看到,它又是有不同的区域、不同的划分。比如我们用人口为例,中国人口大概14亿人里面有4亿人是进入到中等收入水平,国际水平的中等收入。在这4亿人里面,电动汽车的市场是一个什么情况?我们还有一亿多人处于低收入和中等收入之间的,他们不太稳定,这一亿人电动车对他们是什么含义?另外再有剩下9亿人,他们是一个什么情况,刚才和清泰主任谈话的时候,我们都不约而同地谈到了这9亿人。这9亿人是广大的农村和县一层的人口,他们的电动汽车是什么情况,我们要这样去思考。一个村里的农民或者镇上的农民花几千块钱买一个电动的三轮车、四轮车、两轮车,运点农具、化肥、种子就能用,对他们很重要,这块市场我们要不要去考虑?当然,北上广深还有次一线城市,大家已经考虑很多了,还有很多地区要考虑。
我们看这个数据是想引发大家思考,这一张图我们观察,看到经济的周期对我们汽车的市场,进而对电动车的市场影响很大。左边这个图是美国的数据,大家看到非常有规律的周期。我们汽车销量和经济周期吻合关系非常强。右边这张图是中国汽车销量,背后和我们经济整体景气形势对应的。过去两年大家看到整个汽车销量是有所下降,但是又要细分去分析它。高端车的销量继续增长,但是也有一些车整体销售下降。中国千人保有量还远低于发达国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比,还差得远呢,不到200辆。美好生活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你个人具体到一个家庭,一个人的机动性水平有多高,实事求是地讲,特别是我说的那9亿人还很不高。在这种情况下,怎么汽车销量下来了?这个和整个宏观经济,和我们整个经济结构、收入结构联系非常密切。这个也值得我们行业的同仁们去深思,怎么把我们汽车行业的发展、电动车的发展和整个全球、中国整体的经济发展紧密地结合起来,更不用说我们现在还有环境保护、空气质量,还有全球的碳排放这些新的约束。
这张图讲的是补贴退坡以后的情况,美国补贴也在退坡,中国的补贴也在退坡。很显然,最直接首当其冲的影响,最直接的影响跟补贴联系起来,大家都知道补贴一退坡,对我们电动汽车销量冲击非常直接。但是我想提出三个问题让大家思考,这个事实就摆在大家面前,背后是什么事情,我们应该去想。
第一个启发就是补贴到底应该是什么作用?是不是我们电动车的行业就永远或者长期就要靠补贴才能维持发展,才能盈利?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在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经济体,任何一个行业,任何一种新的技术和产品,都不可能长期靠补贴来生存的。补贴就是在启动市场的那几年里面它发挥作用,我们去回顾一下经济史,所有补贴出现的这种情况,这种产品、这种技术都是这样的情况,对于补贴我们的预期,整个行业的预期就是它应该是3-5年。因为我们的国民经济,我们的财政部财政厅还指着电动车赚钱呢,结果老让我补贴,这是不可能的。在补贴过程中,我们要解决什么问题?补贴一撤下来,我们销量下来了,是不是我们要解决的那个问题没有解决,什么问题?我们要去识别。
第二个启发,电动车发展阶段的精准定位。可以用四个字来说,它是在井喷前夕,这个前夕可以是5年,可以是10年,但是我们有一个长远的愿景,一定会井喷的,井喷前夕我们要做好准备工作。
第三个启发越是在这种时候要保持战略定力,进一步识别和坚定我们的发展方向,来找我们的短板,来突出我们的重点。欧洲市场的电动车销量确实在中美退坡以后它比较稳定。什么原因?有一个基本的判断,碳市场发挥了作用,研究一下碳市场,欧洲的相对稳定有效成熟的碳市场,它是不是已经对我们的电动车低碳行业产生了直接的支撑作用、激励作用。我们的行业开始呼吁气候政策要到位,要有效。
接下来中国的经验因为时间原因,我就非常快速地讲,第一就是及早确立发展目标,建立利益相关者的合理预期,这是至关重要的,特别在行业发展的早期阶段,这样一个愿景,作为国家的意志,我们必须得有一个非常明确的愿景,要制定五年的目标、十年的目标,非常明确从保有量、技术性能、技术标准、市场占有率等等。另外很重要的就是基础设施的目标,特别是充电,特别是千千万万的这些司机们他们怎么充电,这个要给他们一个非常明确的预期。不展开说了,希望组委会能够跟大家分享这些PPT。
中国的经验我们总结,经济和非经济手段要齐抓共管,要兼容并蓄。经济手段,在前几年补贴是一个重要的经济手段。但是在补贴退坡以后,2.0版本的经济手段是什么?我认为当下正是我们整个行业要去思考的。除了补贴、税收的政策,在金融手段上能够起什么作用,在资本市场上能够起什么作用等等。总而言之,我们要让投资者有回报。非经济手段有很多规制,我不一一列举了。在各个城市都根据本市的市情有所应用,这样来促进。我们要强调我们的空气质量政策在人口密集的大中城市依然是一个重要的抓手,还有一些具体的拥堵政策,里面给电动车特殊的待遇。这些经验我们认为是有效的。
第三个经验就是区域市场的鼓励。中国这么大,不可能全国统一一刀切一个政策、一个步调,所以鼓励地方先行先试。特别是在东南地区,在一些有条件的省区来重点精准的发展区域市场,用区域市场带动全国的市场。甚至于推到一带一路国家,这个看来是行之有效的。
基于这样的观察,我们提几点建议:一个是呼吁有关部门和全行业一起努力,尽快进一步明确我们零排放汽车的中长期发展目标。这里面有很多细节,时间关系,不一一展开。这个目标就要给投资者,给技术研发者一个合理的预期,因为这些发展不可能是一年两年三年的事情,必须要给它五年的稳定预期,十年的稳定预期,投资才可能进去,研发才可能展开,逐渐把我们的市场培养起来。
第二个建议,鼓励分车型、分地域、分应用场景的逐步去推进全面的电动化。背后我们应该更强调,在一个细分的市场框架下,按照不同的市场,高端的市场、一线城市的市场、中部地区的市场、广大农民的市场还有中小城镇的市场,更仔细地研究他们的需求,精准地研究他们的需求,按照这样的需求,分别去落实。这样会给电动车开发出巨大的应用前景和市场,一旦这个市场开发出来了,摩尔定律我相信也会在我们电动车这个领域,在电池这些方面都会发生作用,它会稀释我们的固定成本,会迅速把我们的学习曲线拉下去,这个前景是存在的。
第三个建议就是要同步考虑充电基础设施的配套。从顶层设计上保障用地,这时候我们要做跨界的联合工作,和土地部门、城市规划部门、电力部门电网要协同作战。在这里面我想我们的智库、我们的企业协会,像类似于百人会、能源基金会等等,可以在现阶段发挥这样的作用,为政府、为产业提供一个跨界的平台,信息交流、数据共享的平台。
第四个建议就是严格传统车油耗和排放标准,这一点我们不能放松,不能大家一窝蜂都去发展电动汽车了,把燃油车的事就给放松了。我们要挤压燃油车,给它更严格的标准,让燃油车运行的成本,最后要高于电动车的成本,这是一个成本的战略,长期的战略。燃油车的标准还要加严,它本身的减排也是我们环境保护、低碳发展的要求,这样来提高电动车相对的市场竞争力。
第五个建议就是开启汽车转型社会经济和环境影响评价利益相关者对话。昨天上午我们已经和百人会联合启动了这样一个对话机制。第一场对话是和欧盟的同事,我们也在这里跟大家汇报一下,这个机制已经启动起来。我们一年有两次,把双方的学者专家、智库还有行业的领袖以及政府的决策者,给他们聚集在一起,中方一次,欧方一次,就共同感兴趣的问题,比如中长期的规划目标问题,比如相关的政策问题,比如将来电池的有效使用和循环经济的处理方法问题,以及行业的转换、技术的转换,它带来的社会经济影响,比如对就业的影响和应对措施,比如对地方中央财政收入的影响,比如对环境的影响,我们都分别去展开对话。
最后,我想用这张片子来结束我的发言,能源基金会有一支非常强大的交通团队,我们的龚慧明博士是我们团队的领导,我们拨了很多预算在这个领域,我们希望业内的同行和我们一起合作,把我们电动车这个事业推向前进。谢谢大家!
相关新闻
2020-01-13 19:55:46
【百人会】李高鹏:新能源客车技术进步与可持续发展
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技术副总监李高鹏在会上指出2019年是汽车行业极不平凡的一年,面临巨大的压力,也处在一个转型发展的攻坚期,是一个变化最快的时代,在这样的环境下,只要我们抓住汽车行业电动化发展的重大机遇,化危为机,变压力为动力,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行业上下游共同努力,一定能够为我国汽车行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为公众的美好出行贡献一份力量。
2020-01-13 19:45:06
【百人会】赵昌文:技术的发展会直接决定着未来的前景
世界和中国正处在新一轮科技革命或产业变革的进程之中。其实无论是新一轮科技革命或产业变革,还是过去曾经发生的几次产业革命,汽车从来都不曾缺席。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到第二次工业革命、到第三次工业革命、到今天,我们更多人认为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汽车不但不曾缺席,而且都是每一次工业革命里面的主角。
2020-01-13 16:03:19
【百人会】张彤:科力远在商用车领域的混合动力技术开发
会上科力远混合动力技术有限公司CTO张彤谈道,商用车这几年越来越迫切,第一个我们碰到的问题是路权的问题。现在很多的城市里面开始限制所谓的黄牌车,你想拿到蓝牌要么是你的排放或者油耗过关,要么你是新能源汽车。柴油机,轻型卡车,4.5吨以下的卡车面临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就是路权没有了。
2020-01-13 15:07:02
【百人会】王都: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的新能源汽车的流通体系
大家都在做新能源汽车,什么是新能源汽车呢,如果新能源汽车只是跟传统汽车的驱动、操控系统不一样,那我们认为它不够新,它也没有太多的优势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有很多不确定性可能会下一步刺激市场,这些不确定是什么呢,我们认为就是消费者的需求,谁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谁就能够把握住这个市场。
2020-01-13 14:57:16
【百人会】万鑫铭:外界评价与消费市场的关系
会上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万鑫明说道:做新能源汽车的人和整个产业链的人要对市场敬畏,我们也要进一步提升产品技术。
2020-01-13 11:34:40
【百人会】Steve Haywood:塔塔科技的未来出行工程研发
2050年的时候我们要实现“三零”目标,我们现在正在朝零排放的目标前进,特别是在城市环境中,我们也要实现第二个目标,就是零事故,主要是和无人驾驶、智能系统碰撞识别系统等等相关的,最后我们想实现零交通堵塞的目标,涉及到我们需要如何去管理这个环境、基础设施,特别是在这种大城市的环境中。
2020-01-13 11:23:59
【百人会】任国勤:智电汽车供应链质量安全合格评定体系的构建
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产品认证三部处长、高级工程师任国勤认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有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跨界产品进入到新能源汽车的配套,基于车规级要求评价体系构建和推广非常重要。
2020-01-13 11:10:59
【百人会】王江明:零跑汽车的车载智能化系统架构
会上零跑汽车电子研发负责人王江明谈道,目前我们采用深度学习的算法。我们知道深度学习的算法需要靠数据的积累,我们相信经过数据的整体积累,自动驾驶的感知目标检测会变得越来越准确。
2020-01-13 10:43:01
【百人会】欧阳明高:优胜劣汰将推动新能源汽车时代早日到来
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欧阳明高认为新能源汽车市场前景,补贴退坡引发了行业阵痛,但是技术经济性决定的发展前景已经非常明朗。国际竞争就在眼前,带来更大挑战。竞争是优胜劣汰,将推动新能源汽车时代早日到来。
2020-01-13 10:35:29
【百人会】汪青峰: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市场领域的探索和实践
比亚迪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汪青峰认为,增量性市场已经没有原来那么强劲,更多的是存量市场的转化,大盘的市场也发生了很多的变化,没有以前那么高速增长,整体大盘和新能源市场面临了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