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搜 索

【百人会】李德毅:2030年以后会有上万台量产的无人驾驶车上路

2020-01-10  新闻来源:商用车联盟  新闻作者:   新闻编辑: 韩景旭

  2019年,全球汽车产业进入深度变革的关键时期。汽车技术、市场、政策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机遇与挑战并存。在这个大背景下,2020年1月10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召开了以“把握形势 聚焦转型 引领创新”为主题的年度大型论坛。此次论坛将讨论全球及中国汽车产业与市场发生的重大变革,转型方向与路径,中国有关汽车的政策走势以及市场驱动阶段的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产业重组的机遇与竞争合作模式、电动汽车安全、核心技术突破、燃料电池汽车发展、自动驾驶与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顶层设计与规制创新等相关内容。

  会议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毅进行了主题演讲,以下为演讲实录:

中国工程院院士 李德毅

  各位早上好!百人会在特别的时刻,这个会很有意义,什么叫做特别的时刻?2019年一个重大事件,就是特斯拉在中国创造了上海速度,大家可以想想特斯拉这个车最大的亮点是什么,是新能源吗?还是智能化?还是两个都有,他将给我们中国速度带来一个什么样的启发。

  我今天报告的题目叫做自动驾驶和智能网联,现在智能化越来越重要,加上5G和道路的智能化,让自动驾驶变得越来越可能。过去的自动驾驶可以说主要是单车智能,智能网联则可以被认为是自动驾驶的生态环境。

  首先,我们讲到自动驾驶,就会谈到SAE的分级:L0、到L5,差别到底在哪儿,可以说就在于智能技术向汽车的渗透,汽车是否只是四个轮子加计算机,我认为不是,汽车是我们移动生活代步的机器人,我们要享受是移动生活,而不仅仅是又一个需要人来操控的机器,所以我们一直说我们做的是自主驾驶,Autonomous Driving,这个车本身就是一个认知主体,而不是一个被控的对象,不像地铁和高铁,那种驾驶是靠自动化实现的。

  当自动化遇到了天花板,人工智能来了,我认为一辆车就是一个智能主体,近十几来,我一直说汽车将变成“会学习、会交互”的轮式机器人,它要有自主性,因为出门上车的乘客,是不会向一个中央调度系统进行报备的,这才是移动出行的最大享受。未来,人们上车后还可以享受VR——虚拟现实,一旦汽车不需要人驾驶了,它就变成了一个个电子座舱,在移动生活中我们享受的就是快乐,可以办公,可以休闲,这就是移动生活。

  自动驾驶除了要有人工智能,最近我们非常高兴看到中国的激光雷达走出了非常强劲的一步,激光雷达的价格降到了万块以下,从以前的70万降到1万,这是一大突破。让我们觉得很兴奋。主机厂很务实,我们需要的自动驾驶是将“人工智能”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增加更多的辅助驾驶功能,慢慢的自动驾驶就来了,智能驾驶就来了。这里有一个关键点,就是什么时候车内可以取消安全员,如果要有安全员,安全员还需要驾照,那么自动驾驶的革命就还没有到来。

  我们在座的大家要有一个目标,就是让一个车中不在需要安全员,这里,我们中国有第二个特色,就是智能网联,中国的体制有强大的力量,我们有这么多实验开放区,我们可以尝试在特定区域内的车辆中不仅有可以自主移动的车,而且车内可以没有安全员,在这个特定区域里可以让乘客从任意点A到任意点B,但后台可以有一套监控系统,这个监控系统干什么?这些车里如果有突发的传感器故障,万一出现了问题怎么办,监控系统可以处理。这种配置下,100台车不需要100个安全员,但是可以有后台监控人员。

  现在,人-车-路三个要素结合起来,就是中国的自动驾驶和智能网联的特色,我看智能网联可以做出成绩来的首先应该是在中国,我们可以尝试在车和路上有什么样的创新,比如智慧灯杆、智慧路灯和单车智能结合起来,走出有中国特色的道路。

  对于单车来说,人工智能要赋能汽车,让它变成会学习的轮式机器人,驾驶脑可以向优秀驾驶员学习,可以不断积累知识,不同个性的人有不同的驾驶方式,驾驶脑也可以开出不同的驾驶风格,这是可以在人工智能基础上实现的。人工驾驶出现事故的时候,也是驾驶脑进行“负学习”的机会,例如侧翻,侧翻事故是怎么发生的,侧翻是大车左右两个轮子距离比较小,然后装的货比较高,又遇到很强大的风,如果驾驶员在速度比较高的情况下打方向盘,就会发生侧翻,侧翻会造成重大事故,我们无人驾驶最大的驱动力就是要把汽车是人类的“第一杀手”的罪名清除,我们可以研究事故是怎么发生的,我们在事故发生的前兆时如何防范。

  今天在座的同仁,我看可以分为五种:

  第一个我们特别尊重的主机厂,你们有很强的能力,没有你们的支持无人驾驶无法实现;

  第二个造车新势力,有创新能力,有突破;

  第三个有实际需求的客户,比如物流快递,有实际的“机器换人”的需求;

  第四个就是互联网从业者,你们有经验,让万物互联;

  第五个是新涌现出来的创新创业者。在2020年和2030年这个“孵化期”,创业者们在各个方向上进行尝试,把无人驾驶的几个要素结合起来,并找到突破口,例如园区内的物流、客运、矿区、农机等等,大概要到2030年左右以后才会有上万台量产的无人驾驶车上路,现在创业者们可以在特定场景中积累经验。

  谢谢大家!

相关新闻

2020-01-13 19:55:46

【百人会】李高鹏:新能源客车技术进步与可持续发展

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技术副总监李高鹏在会上指出2019年是汽车行业极不平凡的一年,面临巨大的压力,也处在一个转型发展的攻坚期,是一个变化最快的时代,在这样的环境下,只要我们抓住汽车行业电动化发展的重大机遇,化危为机,变压力为动力,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行业上下游共同努力,一定能够为我国汽车行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为公众的美好出行贡献一份力量。

2020-01-13 19:45:06

【百人会】赵昌文:技术的发展会直接决定着未来的前景

世界和中国正处在新一轮科技革命或产业变革的进程之中。其实无论是新一轮科技革命或产业变革,还是过去曾经发生的几次产业革命,汽车从来都不曾缺席。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到第二次工业革命、到第三次工业革命、到今天,我们更多人认为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汽车不但不曾缺席,而且都是每一次工业革命里面的主角。

2020-01-13 16:03:19

【百人会】张彤:科力远在商用车领域的混合动力技术开发

会上科力远混合动力技术有限公司CTO张彤谈道,商用车这几年越来越迫切,第一个我们碰到的问题是路权的问题。现在很多的城市里面开始限制所谓的黄牌车,你想拿到蓝牌要么是你的排放或者油耗过关,要么你是新能源汽车。柴油机,轻型卡车,4.5吨以下的卡车面临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就是路权没有了。

2020-01-13 15:07:02

【百人会】王都: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的新能源汽车的流通体系

大家都在做新能源汽车,什么是新能源汽车呢,如果新能源汽车只是跟传统汽车的驱动、操控系统不一样,那我们认为它不够新,它也没有太多的优势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有很多不确定性可能会下一步刺激市场,这些不确定是什么呢,我们认为就是消费者的需求,谁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谁就能够把握住这个市场。

2020-01-13 14:57:16

【百人会】万鑫铭:外界评价与消费市场的关系

会上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万鑫明说道:做新能源汽车的人和整个产业链的人要对市场敬畏,我们也要进一步提升产品技术。

2020-01-13 11:34:40

【百人会】Steve Haywood:塔塔科技的未来出行工程研发

2050年的时候我们要实现“三零”目标,我们现在正在朝零排放的目标前进,特别是在城市环境中,我们也要实现第二个目标,就是零事故,主要是和无人驾驶、智能系统碰撞识别系统等等相关的,最后我们想实现零交通堵塞的目标,涉及到我们需要如何去管理这个环境、基础设施,特别是在这种大城市的环境中。

2020-01-13 11:23:59

【百人会】任国勤:智电汽车供应链质量安全合格评定体系的构建

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产品认证三部处长、高级工程师任国勤认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有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跨界产品进入到新能源汽车的配套,基于车规级要求评价体系构建和推广非常重要。

2020-01-13 11:10:59

【百人会】王江明:零跑汽车的车载智能化系统架构

会上零跑汽车电子研发负责人王江明谈道,目前我们采用深度学习的算法。我们知道深度学习的算法需要靠数据的积累,我们相信经过数据的整体积累,自动驾驶的感知目标检测会变得越来越准确。

2020-01-13 10:43:01

【百人会】欧阳明高:优胜劣汰将推动新能源汽车时代早日到来

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欧阳明高认为新能源汽车市场前景,补贴退坡引发了行业阵痛,但是技术经济性决定的发展前景已经非常明朗。国际竞争就在眼前,带来更大挑战。竞争是优胜劣汰,将推动新能源汽车时代早日到来。

2020-01-13 10:35:29

【百人会】汪青峰: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市场领域的探索和实践

比亚迪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汪青峰认为,增量性市场已经没有原来那么强劲,更多的是存量市场的转化,大盘的市场也发生了很多的变化,没有以前那么高速增长,整体大盘和新能源市场面临了挑战。

图片新闻

MORE >

数看车型

MORE >

数看卡车

数看客车

品牌查看

MORE >

卡车品牌

客车品牌

热点新闻

MORE >

本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专题报道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