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央企兼并重组路线图“落定”。记者从国务院国资委获悉,国资委将细化政策落地,持续推进央企兼并重组步伐,在坚持“市场化”基础上,2020年央企兼并重组重点将在重复投资、同质化竞争问题突出领域,下一步装备制造、化工产业、海工装备、海外油气资产等专业化整合将提速,还将研究启动炼化业务整合。
1月5日晚间,中国化工、中化集团官网双双发布重磅消息,两家集团农业资产合并,注入中国化工集团旗下所属先正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现用名中化工(上海)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启产业链专业化整合,不仅让中国农化行业格局发生重大变动,也开启了央企新一年专业化整合的序幕。
记者获悉,目前多家央企都在制定2020年度工作和改革计划,其中包括混改和兼并重组等多项改革内容。国资委同时明确,下一步将按照市场化原则,成熟一户、推动一户,积极稳妥地做好央企重组整合的工作,推动企业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和竞争力。业内人士认为,国有企业的兼并重组,将给资本市场带来巨大机会。下一步的关键是实现高度融合,打造完整的产业链条,通过整合实现一流企业对标。
“加强主业管控、规划指导和战略注资,推动中央企业大力开展战略性重组,持续深化资源整合融合,积极发挥‘1+1>2’的重组效应,深入推进煤炭、煤电、海工装备等专业化整合。”回顾2019年的央企整合成效,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郝鹏表示,整合给国企带来明显的结构优化,2019年以来,保利集团成功重组中丝集团,中国宝武成功重组马钢集团,招商局集团成功重组辽宁港。航空工业集团主动退出非主业,涉及的国民经济大类由75个减少到54个。
推动中央企业兼并重组是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一大看点。为了解决国企发展过程中暴露出的国有资本布局结构不合理、资源配置效率不高、同质化发展等问题。国资委自成立以来一直在推动央企兼并重组。党的十八大以来,更是将兼并重组作为本轮深化改革的重点。据统计,到目前中央企业进行了21组39家企业重组,国资委监管的央企数量减少至96家。
“央企整合大致形成了战略性重组、产业链上下游整合、专业化整合3种重组方式。”国务院国资委秘书长彭华岗此前表示,随着央企兼并重组工作向前推进,相关改革路径逐渐明晰,“横向合并”强化规模效应,“纵向联合”实现优势互补,专业化整合优化资源配置。他举例称,例如中国铁塔通过整合三大电信运营商的铁塔及附属资源,有效减少了重复投资。据统计,新建铁塔减少了62.8万座,相当于节约投资1120亿元,节约土地3.1万亩;中国国电和神华集团的重组实现煤电一体化运营,探索解决长期以来困扰行业发展的煤电矛盾。中电投和国家核电的重组,形成了技术开发、工程建设、投资运营一体化的核电产业链。
中国企业联合会研究部研究员刘兴国认为,2020年国有企业兼并重组预计将沿三个方向发力:一是推动企业内部或跨企业的专业化整合,以提高国有企业的产业集中度,解决国有资本布局分散化,难以形成集中优势的问题。二是鼓励优势企业并购重组经营困难企业,帮助困难企业盘活资源,复苏振兴,有效控制与化解国有企业经营风险。三是继续推进强强联合,做强做优国有企业,打造一批高质量发展引领示范企业。
“企业重组只是第一步,我们还要高度重视重组以后的融合工作,不仅要做到资本合、资源合、组织合,还要做好思想合、战略合、管理合,实现‘1+1>2’的重组效应。”彭华岗强调。他表示,例如整合后的企业机构设置、文化融合,一些企业重组前存在的重复投资、恶性竞争、力量分散等问题都要有效解决。
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研究员周丽莎认为,兼并重组要面临的难点是如何实现高度融合,如何打造完整的产业链条,如何通过整合实现一流企业对标。她建议,优化双方的资源配置,开展战略性重组,深化资源整合融合,积极发展“1+1>2”的重组效应。同时,通过发展和完善产业体系,围绕实现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扩大高水平开放合作,巩固和完善产业体系,实现产业链价值链的中高端增值。此外,积极探索新的组织形式,运营方式,商业模式,努力实现管理能力现代化,向世界一流示范性企业对标,提高效益效率,强化科技创新,提升产品服务质量,增强全球话语权和影响力。
在刘兴国看来,国有企业的兼并重组,将给资本市场带来巨大机会。一方面,国有企业的兼并重组,将有很大一部分会借助旗下上市公司这一平台来进行,对参与兼并重组的平台公司来说,这意味着资产注入或者是产业转型,将给参与主体带来新的增长机会,打开更广阔的成长想象空间。另一方面,国有上市公司兼并重组的活跃,以及公司股价的上涨,必然激发民营企业并购重组热情,从而带动整个资本市场并购重组的活跃,为2020年资本市场的整体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相关新闻
2020-12-19 14:13:13
余永定:只要经济增速高,其他问题都能解决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前所长余永定周五表示,在当前经济增长与财政赤字扩大的两难境地间,中国政府应该采取更加扩张性的财政政策。
2020-12-19 13:51:18
陶冬:2021年全球经济五大悬念
近日,瑞信董事总经理、亚太区私人银行高级顾问陶冬指出,全球经济复苏、拜登政府的能力、中国vs世界、联储政策、美元汇率,是2021年全球经济的五大悬念,也是撬动风险资产价格的看点。
2020-12-12 17:37:26
英国经济10月环比增长0.4%
12月10日,据英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英国10月国内生产总值(GDP)环比增长0.4%,为连续第六个月环比增长。但是,GDP仍比2月疫情暴发之前的水平低7.9%。
2020-12-12 17:35:33
亚行最新报告上调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至2.1%
在12月10日发布的《2020年亚洲发展展望》补充报告中表示,目前中国经济复苏速度快于预期,该行将中国今年经济增长预期从此前预测的1.8%上调至2.1%。报告说,今年第三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4.9%,前三季度中国经济实现了0.7%的正增长。
2020-12-12 17:33:51
凯投宏观:明年中国经济增速将达10%
国际宏观经济研究机构凯投宏观在日前发布的报告预计,由于财政刺激效应的持续、消费和服务活动的反弹、收入增长加快和基数效应,2021年中国GDP预计将增长10%,高于7.9%的市场共识预期,中国经济将继续在全球有优异表现。
2020-12-02 17:20:55
社科院报告:县域经济百强东部超七成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12月1日发布的《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报告》显示,中国县域经济增速总体回落,但中部地区相对平稳。综合经济竞争力百强县(市)中,东中西部分别为71、17和12个。十强县(市)方面,长三角地区优势明显,十强中占8席。
2020-12-01 16:55:56
CMF年度报告:预测明年经济增速恢复正常
日前,中国宏观经济论坛年度论坛(2020-2021)日前召开并发布了主题为“迈向双循环新格局的中国宏观经济”的年度报告。2020年中国经济呈现V型反转与稳步复苏特征,2021年,中国经济增速有望回归常态。
2020-11-26 11:55:01
2021年新加坡经济预计将增长4%-6%
新加坡贸工部23日发布公告称,2021年新加坡经济将恢复增长,国内生产总值的预期增幅是“4%至6%”。同时,该部门将2020年新加坡国内生产总值的预期增幅从此前的“-7%至-5%”调整为“-6.5%至-6%”。
2020-11-26 11:52:21
印度7-9月份经济增速或改善明显
11月24日,由于印度在6月份就将疫情封锁措施有所解除,加上9月份的印度节日消费因素,印度经济增速在7—9月份将会改善明显。根据印度的一些机构和分析师预测,印度7—9月份经济增速介于-5%与-10%之间。
2020-11-16 17:02:53
国家统计局:10月份国民经济运行延续稳定恢复态势
11月16日,国家统计局表示,10月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积极成效持续显现,生产稳中有升,需求企稳回暖,就业继续改善,物价总体平稳,市场预期向好,国民经济运行延续稳定恢复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