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1日起,中国调整了部分商品的进口关税,850余项商品实施低于最惠国税率的进口暂定税率。同时,对中国与新西兰、秘鲁、哥斯达黎加、瑞士、冰岛、新加坡、澳大利亚、韩国、智利、格鲁吉亚、巴基斯坦的双边贸易协定以及亚太贸易协定的协定税率进一步降低。目前,各种享受新关税的进口商品,如意大利橙汁、巴基斯坦黑蟹,已陆续入关。
尽管关税领域很多专业术语令人感到陌生,但降税的积极影响实实在在。分析人士指出,中国降低进口关税是兑现持续扩大开放承诺的有力举措,不仅有助于满足国内消费升级需求、促进提升市场竞争环境,还将让全球更多企业获得中国机遇。
调整范围广力度大
——587种商品关税降幅超过50%,关税降为零的商品品种超过180种
刘琪琪是江苏省连云港市一名数学老师,平时对日本生产的服装、化妆品、零食等十分喜爱。每隔一段时间,她都会通过各种方式购买。“日本有些产品确实很好用。比如,日本久光的膏药,我爸爸就很喜欢用。再如,卡乐比薯条火起来后,国内多家零食品牌也推出了同款,但价格相差不大的情况下,还是原品牌更有吸引力一些。”刘琪琪说,汇率和关税都是影响进口商品售价的重要因素。
进入新一年,中国进一步降低进口关税,为消费者带来了福音。
本次关税调整方案的税率调整方式体现出多样性,主要包括四种:
一是实行暂定税率。暂定税率指在一定期限内实施的进出口关税税率。根据方案,自2020年1月1日起实行进口暂定税率的商品共850余项,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超过20%。同时,2020年出口暂定税率保持不变。
二是实行协定税率。协定税率是指按照签署的贸易协定或优惠贸易安排实行的关税税率。2020年中国继续对16个协定、23个国家或地区实行协定税率。
三是实行特惠税率。特惠税率是指单方面给予最不发达国家的特殊优惠关税待遇而适用的税率。2020年,除赤道几内亚从最不发达国家中“毕业”满3年停止享受特惠待遇外,其他与中国建交并完成换文手续的最不发达国家继续享受特惠零关税待遇。
四是降低最惠国税率。按照世贸组织框架下扩大信息技术协定产品范围的谈判成果,2020年7月1日,中国还将对176项信息技术产品的最惠国税率实施第五步降税。
“进一步下调进口关税,将降低进口的成本,激发进口的潜力,满足国内消费者对于高品质产品的需求。”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说。
随着进口关税的降低,不少深受中国消费者喜爱的进口产品有望在近期迎来价格降低。
产自墨西哥等地的牛油果(又称“鳄梨”),近年来广受美食爱好者欢迎。根据此次方案,冷冻鳄梨税率将从30%大幅下降至7%,和鲜鳄梨税率保持一致,既有利于丰富鳄梨的品种,更便于水果的长途运输和保质,相关产品市场价格预计将出现一定程度的降低。
液力变矩器和铝阀芯是机动车自动变速箱的关键零部件。目前,这两种零部件主要依靠进口。“降低部分机动车自动变速箱用液力变矩器和铝阀芯关税,有利于增加进口,降低自动变速箱整机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同时让消费者受益。”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首席专家吴松泉说。
“买买买”有了更多选择
——食品、保健品、药品、日化用品等与生活相关的进口商品关税下降,国内市场更加丰富
此次降低关税涉及的产品,包括了食品、保健品、药品、日化用品、服装鞋帽等百姓日常生活离不开的诸多领域。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教授崔凡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这将促进国内市场的开放,对供需两端都会产生积极影响。
“比如,降关税目录中不仅有冷冻猪肉、冷冻鳄梨、受精鱼卵等很多国外特色农渔产品,而且还对用于治疗哮喘的生物碱类药品和生产新型糖尿病治疗药品的原料实施零关税,这些将为国内消费者带来更多选择,进一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再如,降税目录中还包括高压涡轮间隙控制阀门、自动变速箱用液力变矩器、多元件集成电路存储器、大轴胶片原料、光刻胶用分散液等科技含量高的工业制成品,这无疑有利于国内制造业企业特别是在华外商投资企业降低采购成本。”崔凡说。
2019年以来,中国在猪肉与水果等市场出现了价格的大幅波动,这种波动既不利于消费者,更对生产企业的生产预期带来负面效应。降低关税有利于扩大这些商品的进口,缓解短期内部分商品的供应紧张,平抑这些领域价格的大幅波动。
北京师范大学国际经贸系主任魏浩表示,新一轮的降低关税在满足消费者需求与企业发展需要上更具针对性。中国医药消费是一个不断扩大的市场,这一方面是因为中国人口规模巨大且正在快速走向老龄化;另一方面,由于生活方式等问题,糖尿病、高血压等病人规模正快速扩大,且呈现年轻化。“在不少领域,国内的医药与医疗服务是供不应求的,扩大进口有利于缓解供给不足。”
前几年,中国对抗癌药、罕见病药及原料降低了关税,此次进一步降低了慢性病药相关产品关税,这有利于减轻患者的用药成本。
除了弥补亟需产品的供给不足之外,降低进口关税也为国内各种偏好的消费者提供了更多选择。
家住浙江宁波的年轻设计师贾婷酷爱养猫。她告诉记者,自己养的猫吃得太多,猫粮消耗很大,需要经常购买。因此,品种多、营养丰富的进口猫粮就是自己十分关心的一类商品。
“目前,国产猫粮的很多厂家都是拿蛋黄粉来做,国外猫粮大多是拿肉做的,猫吃起来比较香。正因为存在产地差异,质控、原料等各方面都不太一样,所以我更倾向于买国外的产品。可以说,猫粮在某种程度上是我的刚需。降低关税后,如果价格合适,我可能会囤更多的进口猫粮。”贾婷说。
全球共享中国机遇
——5年来,中国连续降低消费品进口关税。本轮降关税后,韩国、日本、美国等预计将成为直接受益较大的国家
顾客选择多,企业空间大,降税红包将惠及世界各国。喜欢“海淘”的上海市民陈女士说,以后通过正规渠道就可以买到更多的进口好东西,减少了很多麻烦。“税率下降,我们买进口货的到手价就会降低,从正式官方这个渠道购买会更多。”
有关机构依据2018年中国进口商品结构进行测算后发现,此次降关税,77%的商品降低1—5个百分点,有180多种产品实现零关税,机械器具及零部件、木制品、化学制品、电气设备等商品降税幅度较大,韩国、日本、美国、德国、智利等成为直接受益较大的国家。
分析人士预计,新税率实施后,肯尼亚的冷冻鳄梨、美国的冷冻猪肉、意大利的高压控制阀门、巴西生产的铌铁、日本的大轴胶片原料等外国商品,都有望收获更多“中国订单”。
对此,很多国家拍手称赞。德国新闻电视台点赞中国称,即便正面临来自经贸摩擦的压力,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仍是全球最大的,依旧是全球经济的发动机。中国调整进口关税,这对德国等欧洲国家是一个新机会。彭博新闻社报道指出,此次下调关税意味着中国共有859种商品适用于比2020年现行最惠国税率还低的暂定税率,并强调近年来中国一直在降低进口关税。报道认为,中国重申有意进一步降低关税,以满足国内消费需求,有利于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英国《卫报》感叹,过去一年多来,时常看到有国家加征关税的消息,中国此次宣布降低这么多商品的关税,着实令人鼓舞。
瑞银财富英国投资部主管余修远表示,中国消费升级的趋势还在继续,中国扩大开放的努力让人印象深刻。“我们期待未来中国开放的举措还会继续。同深化改革一道,这不仅将吸引更多外国投资,也会让更多中国企业受益。”
“早在2010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时的货物降税承诺就已全部履行完毕;2015年,中国的贸易加权平均关税已降至4.4%。近几年,中国主动扩大对外开放,在WTO、区域自贸协定、双边贸易协定等框架下连续推出降低进口关税的举措,目前贸易加权平均关税与美欧等发达经济体已经相差不大,算术平均关税税率也逐年降低。2015年以来,中国已连续多次降低消费品进口关税,主要选取了国内居民在境外购买意愿较强、关税税率较高的消费品。”崔凡说,通过降低关税,中国经济将进一步实现贸易自由化、便利化、市场化,国外企业将获得更多中国市场红利,国内企业尽管面临更多竞争,但同时也将收获更多产业合作的机遇。
相关新闻
2020-12-19 14:13:13
余永定:只要经济增速高,其他问题都能解决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前所长余永定周五表示,在当前经济增长与财政赤字扩大的两难境地间,中国政府应该采取更加扩张性的财政政策。
2020-12-19 13:51:18
陶冬:2021年全球经济五大悬念
近日,瑞信董事总经理、亚太区私人银行高级顾问陶冬指出,全球经济复苏、拜登政府的能力、中国vs世界、联储政策、美元汇率,是2021年全球经济的五大悬念,也是撬动风险资产价格的看点。
2020-12-12 17:37:26
英国经济10月环比增长0.4%
12月10日,据英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英国10月国内生产总值(GDP)环比增长0.4%,为连续第六个月环比增长。但是,GDP仍比2月疫情暴发之前的水平低7.9%。
2020-12-12 17:35:33
亚行最新报告上调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至2.1%
在12月10日发布的《2020年亚洲发展展望》补充报告中表示,目前中国经济复苏速度快于预期,该行将中国今年经济增长预期从此前预测的1.8%上调至2.1%。报告说,今年第三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4.9%,前三季度中国经济实现了0.7%的正增长。
2020-12-12 17:33:51
凯投宏观:明年中国经济增速将达10%
国际宏观经济研究机构凯投宏观在日前发布的报告预计,由于财政刺激效应的持续、消费和服务活动的反弹、收入增长加快和基数效应,2021年中国GDP预计将增长10%,高于7.9%的市场共识预期,中国经济将继续在全球有优异表现。
2020-12-02 17:20:55
社科院报告:县域经济百强东部超七成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12月1日发布的《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报告》显示,中国县域经济增速总体回落,但中部地区相对平稳。综合经济竞争力百强县(市)中,东中西部分别为71、17和12个。十强县(市)方面,长三角地区优势明显,十强中占8席。
2020-12-01 16:55:56
CMF年度报告:预测明年经济增速恢复正常
日前,中国宏观经济论坛年度论坛(2020-2021)日前召开并发布了主题为“迈向双循环新格局的中国宏观经济”的年度报告。2020年中国经济呈现V型反转与稳步复苏特征,2021年,中国经济增速有望回归常态。
2020-11-26 11:55:01
2021年新加坡经济预计将增长4%-6%
新加坡贸工部23日发布公告称,2021年新加坡经济将恢复增长,国内生产总值的预期增幅是“4%至6%”。同时,该部门将2020年新加坡国内生产总值的预期增幅从此前的“-7%至-5%”调整为“-6.5%至-6%”。
2020-11-26 11:52:21
印度7-9月份经济增速或改善明显
11月24日,由于印度在6月份就将疫情封锁措施有所解除,加上9月份的印度节日消费因素,印度经济增速在7—9月份将会改善明显。根据印度的一些机构和分析师预测,印度7—9月份经济增速介于-5%与-10%之间。
2020-11-16 17:02:53
国家统计局:10月份国民经济运行延续稳定恢复态势
11月16日,国家统计局表示,10月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积极成效持续显现,生产稳中有升,需求企稳回暖,就业继续改善,物价总体平稳,市场预期向好,国民经济运行延续稳定恢复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