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央行发布消息称,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2000亿元逆回购操作,其中,7天期逆回购规模500亿元,中标利率2.5%,与此前持平;14天期逆回购规模1500亿元,中标利率2.65%,较此前小幅下调5个基点。
这是央行时隔20天重启逆回购,同时又是4年来首次下调14天期逆回购利率。
并非新一轮降息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降息”并非新的一轮降息,而是与之前MLF利率和7天期逆回购利率下降相一致的后续行动。
11月5日,1年期MLF操作利率调降5个基点至3.25%;11月18日,7天逆回购操作利率调降5个基点至2.5%;12月18日,14天逆回购操作利率调降5个基点至2.65%。
从市场表现来看,可以说央行此番“降息”可谓“既在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苏宁金融研究院特约评论员高绪阳对某媒体记者指出,所谓“在意料之中”,是由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所以市场对央行“降息”是有预期的。
“不过,央行一般是通过调整短期利率来实现加息或者降息的,比如隔夜逆回购或者7天逆回购,通过14天逆回购来调整利率的情况比较少见,对于市场而言,尚属意料之外。”高绪阳称。
维护年末流动性平稳
从历年情况来看,年关临近时,资金量需求往往较大。在公告中,央行表示,将密切关注市场流动性状况,灵活开展公开市场操作,维护年末流动性平稳。
对于采取下调14天逆回购利率,中信证券固收团队认为,随着元旦临近,年底跨节资金需求旺盛,资金利率有所上行,央行在暂停逆回购操作20天后重启逆回购操作满足年底资金需求,保证银行体系年底流动性总量合理充裕。
再从期限上看,跨年资金需求旺盛,14天流动性投放更多。近期21天和1个月的跨年资金利率上行幅度大,跨元旦资金需求较为旺盛,央行时隔半年重启14天逆回购操作进行流动性跨年安排。后续面临春节,央行可能还会重启28天逆回购操作以补充春节期间的跨节需求。
高绪阳则指出,直接下调14天逆回购的利率可以将收益率曲线的长端向下拉平,整体降低市场的中长期利率水平。这对于降低贷款利率是有一定帮助的,也是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降低社会融资成本”的实际举措之一。
切实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12月17日,在经历较长盘整期后,沪指重回3000点。12月18日,A股三大指数小幅回调,截至收盘,沪指跌0.18%,收3017.04。
高绪阳表示,从昨天股市突破3000点来看,分析各大板块可以发现,券商、信托、银行等金融蓝筹股是拉动大盘的重要力量。换言之,此次股市企稳的一个重要信号就是,市场普遍看好金融机构的未来盈利。
“在宽货币的大环境下,金融机构需要‘让利’实体经济,也就是将钱‘便宜’地借给实体企业。”高绪阳称,因此央行此番操作实际上是释放了一个重要信号:下一步,金融机构需切实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下次降准大概率在明年初
从综合多方观点来看,后续降准操作较大概率可能出现在明年1月左右。
“目前市场上的流动性较为充足,2019年降准的可能性不大。”高绪阳表示,从经济和金融的大环境来看,2020年降准是值得期待的。不过,预计央行不会采取普遍降准的方式,而更可能采取定向降准。
有业内人士指出,明年1月情况比较复杂,实施降准的条件比较充分。一是明年春节时点较以往靠前,节前现金需求量大;二是1月是传统税收大月;三是年初是信贷投放较为集中的时点;四是专项债额度提前下达意味着明年初就将迎来较多地方债发行。
“如此种种,预示着明年1月资金需求量会很大。届时,央行若降准既可保障跨节资金面,又可助力年初信贷投放,同时还配合了地方债发行,可谓一举多得。”上述人士称。
相关新闻
2020-12-19 14:13:13
余永定:只要经济增速高,其他问题都能解决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前所长余永定周五表示,在当前经济增长与财政赤字扩大的两难境地间,中国政府应该采取更加扩张性的财政政策。
2020-12-19 13:51:18
陶冬:2021年全球经济五大悬念
近日,瑞信董事总经理、亚太区私人银行高级顾问陶冬指出,全球经济复苏、拜登政府的能力、中国vs世界、联储政策、美元汇率,是2021年全球经济的五大悬念,也是撬动风险资产价格的看点。
2020-12-12 17:37:26
英国经济10月环比增长0.4%
12月10日,据英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英国10月国内生产总值(GDP)环比增长0.4%,为连续第六个月环比增长。但是,GDP仍比2月疫情暴发之前的水平低7.9%。
2020-12-12 17:35:33
亚行最新报告上调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至2.1%
在12月10日发布的《2020年亚洲发展展望》补充报告中表示,目前中国经济复苏速度快于预期,该行将中国今年经济增长预期从此前预测的1.8%上调至2.1%。报告说,今年第三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4.9%,前三季度中国经济实现了0.7%的正增长。
2020-12-12 17:33:51
凯投宏观:明年中国经济增速将达10%
国际宏观经济研究机构凯投宏观在日前发布的报告预计,由于财政刺激效应的持续、消费和服务活动的反弹、收入增长加快和基数效应,2021年中国GDP预计将增长10%,高于7.9%的市场共识预期,中国经济将继续在全球有优异表现。
2020-12-02 17:20:55
社科院报告:县域经济百强东部超七成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12月1日发布的《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报告》显示,中国县域经济增速总体回落,但中部地区相对平稳。综合经济竞争力百强县(市)中,东中西部分别为71、17和12个。十强县(市)方面,长三角地区优势明显,十强中占8席。
2020-12-01 16:55:56
CMF年度报告:预测明年经济增速恢复正常
日前,中国宏观经济论坛年度论坛(2020-2021)日前召开并发布了主题为“迈向双循环新格局的中国宏观经济”的年度报告。2020年中国经济呈现V型反转与稳步复苏特征,2021年,中国经济增速有望回归常态。
2020-11-26 11:55:01
2021年新加坡经济预计将增长4%-6%
新加坡贸工部23日发布公告称,2021年新加坡经济将恢复增长,国内生产总值的预期增幅是“4%至6%”。同时,该部门将2020年新加坡国内生产总值的预期增幅从此前的“-7%至-5%”调整为“-6.5%至-6%”。
2020-11-26 11:52:21
印度7-9月份经济增速或改善明显
11月24日,由于印度在6月份就将疫情封锁措施有所解除,加上9月份的印度节日消费因素,印度经济增速在7—9月份将会改善明显。根据印度的一些机构和分析师预测,印度7—9月份经济增速介于-5%与-10%之间。
2020-11-16 17:02:53
国家统计局:10月份国民经济运行延续稳定恢复态势
11月16日,国家统计局表示,10月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积极成效持续显现,生产稳中有升,需求企稳回暖,就业继续改善,物价总体平稳,市场预期向好,国民经济运行延续稳定恢复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