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搜 索

交通强国建设加速 河北雄安等首批试点施工图浮现

2019-12-04  新闻来源:每日经济报  新闻作者:   新闻编辑: 韩景旭

  交通强国建设正在加速推进。记者了解到,河北雄安新区等第一批试点地区“施工图”已陆续浮现,将超前布局规划,加速推出铁路城轨、海港航空枢纽等一系列重点工程,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

  下一步试点将迎扩围。12月2日公布的《交通运输部关于开展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明确,分地区、分主题、分批次开展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作,拟通过1至2年时间,取得试点任务的阶段性成果,用3至5年时间取得相对完善的系统性成果,培育若干在交通强国建设中具有引领示范作用的试点项目,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先进经验和典型成果,出台一批政策规划、标准规范等,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培养一批高素质专业化的交通人才,在交通强国建设试点领域实现率先突破。据记者了解,广东等多地已经在准备相关的试点申报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交通运输部和国家铁路局、中国民用航空局、国家邮政局在编制“十四五”规划时将对符合条件的试点任务优先纳入规划,加大在试点任务相关领域的“放管服”改革力度,加大资金、政策等支持力度。地方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加强与财政、发改、金融、税务、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住房城乡建设等部门的合作,鼓励地方配套支持资金,对试点任务相关领域体制机制创新给予积极支持,引导和推动社会资金等共同投入。

  交通是兴国之要、强国之基。今年9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明确从2021年到本世纪中叶,我国将分两个阶段推进交通强国建设。到2035年,基本建成交通强国,形成三张交通网、两个交通圈。

  10月,交通运输部确定河北雄安新区、辽宁省、江苏省、浙江省、山东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重庆市、贵州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深圳市为第一批交通强国建设试点。

  北京交通大学中国交通运输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欧国立认为,建设交通强国,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转向更多依靠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在具体的措施方面,首先要优化调整交通运输结构,实现不同运输方式的有效衔接。

  在过去的两个月,首批试点建设“施工图”已经浮出水面。目前,《深圳建设交通强国城市范例行动方案(2019-2035年)》正在征求公众意见,预计到2035年,深圳到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核心区实现半小时直达;泛珠三角区域主要城市高铁直达率达90%;深圳机场(9.420, -0.09, -0.95%)国际及地区旅客吞吐量占比达到四分之一。实现上述目标有赖于一系列重大工程的实施,包括推进深圳宝安国际机场扩容升级,形成多向贯通的对外铁路通道格局,着力打造京广深港、赣深、贵广-南广、沿海(厦深)、珠江-西江五大铁路走廊等。

  江苏提出要在基础设施、交通治理、运输服务等全领域先行先试,努力打造交通十大样板,重点建设沿江城市群多层次轨道网、连霍新亚欧陆海联运通道、京杭运河绿色航运示范区等。各市又有不同侧重点,如扬州打造通畅高效的内河航运样板工程,今年底前开工建设施桥船闸至长江口门段航道整治工程,全面实施航道疏浚和生态岸线修复;南通将立足通州湾、南通新机场两大枢纽,抓紧建好江苏新出海口,尽快开工高等级航道和起步码头工程,加快南通新机场规划建设,推动尽快稳定方案并落地开工。

  新疆将加快推进跨境综合运输大通道、丝绸之路经济带南通道建设,加快实施民航“疆内成网、东西成扇”、干线铁路提速联通、高速公路贯通成网、国省干线公路升级改造和农村公路全面覆盖等五大工程。山东则部署要在未来4至5年,基本建成覆盖全省、各市互联互通的现代化高铁网络。重庆正积极完善试点方案,下一步将广泛征求相关部门、专家、企业的意见和建议,经重庆市政府和交通运输部批准后,力争年内正式启动交通强国建设试点。

  “交通强国建设还要加快智能交通的发展,推动交通绿色发展。”欧国立认为,要大力推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交通运输深度融合发展,聚焦基础设施、生产组织、运输服务和决策监管等领域,推动实现交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

  日前,浙江未来交通科创中心在杭州正式启动,首批四个研究院、一个重点实验室和四个领军人才工作室现场签约,将以重大交通科技研发和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为主线,努力突破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技术,打造智慧交通创新高地、通用航空发展高地、轨道交通产业高地、人工智能应用高地,建成世界一流交通科技创新载体,支撑交通强国建设。

  交通强国建设的推进,离不开资金的支持。作为《交通运输部关于开展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的附件,《交通强国建设试点任务领域》明确,推进交通运输领域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探索按融资需求确定收费公路专项债券额度的方法以及收费公路长期专项债券制度;推广运用PPP模式;建立交通运输发展规划与资金保障协同机制,防范和化解交通运输领域隐性债务风险。

  “可以预见未来整个交通运输领域对社会资本开放程度会有所增加,投融资渠道将进一步拓宽。”交通运输部相关人士认为,对于高速公路、比较发达地区的高速铁路以及城际铁路等项目,银行、投资机构还是有贷款或者投资意愿的。

  欧国立认为,下一步交通领域既要考虑本身增量的发展,还要考虑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减少债务风险。在他看来,投融资体制改革要在整个行业改革的引领下推进,更大程度地吸引社会资本。

相关新闻

2020-12-19 14:13:13

余永定:只要经济增速高,其他问题都能解决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前所长余永定周五表示,在当前经济增长与财政赤字扩大的两难境地间,中国政府应该采取更加扩张性的财政政策。

2020-12-19 13:51:18

陶冬:2021年全球经济五大悬念

近日,瑞信董事总经理、亚太区私人银行高级顾问陶冬指出,全球经济复苏、拜登政府的能力、中国vs世界、联储政策、美元汇率,是2021年全球经济的五大悬念,也是撬动风险资产价格的看点。

2020-12-12 17:37:26

英国经济10月环比增长0.4%

12月10日,据英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英国10月国内生产总值(GDP)环比增长0.4%,为连续第六个月环比增长。但是,GDP仍比2月疫情暴发之前的水平低7.9%。

2020-12-12 17:35:33

亚行最新报告上调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至2.1%

在12月10日发布的《2020年亚洲发展展望》补充报告中表示,目前中国经济复苏速度快于预期,该行将中国今年经济增长预期从此前预测的1.8%上调至2.1%。报告说,今年第三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4.9%,前三季度中国经济实现了0.7%的正增长。

2020-12-12 17:33:51

凯投宏观:明年中国经济增速将达10%

国际宏观经济研究机构凯投宏观在日前发布的报告预计,由于财政刺激效应的持续、消费和服务活动的反弹、收入增长加快和基数效应,2021年中国GDP预计将增长10%,高于7.9%的市场共识预期,中国经济将继续在全球有优异表现。

2020-12-02 17:20:55

社科院报告:县域经济百强东部超七成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12月1日发布的《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报告》显示,中国县域经济增速总体回落,但中部地区相对平稳。综合经济竞争力百强县(市)中,东中西部分别为71、17和12个。十强县(市)方面,长三角地区优势明显,十强中占8席。

2020-12-01 16:55:56

CMF年度报告:预测明年经济增速恢复正常

日前,中国宏观经济论坛年度论坛(2020-2021)日前召开并发布了主题为“迈向双循环新格局的中国宏观经济”的年度报告。2020年中国经济呈现V型反转与稳步复苏特征,2021年,中国经济增速有望回归常态。

2020-11-26 11:55:01

2021年新加坡经济预计将增长4%-6%

新加坡贸工部23日发布公告称,2021年新加坡经济将恢复增长,国内生产总值的预期增幅是“4%至6%”。同时,该部门将2020年新加坡国内生产总值的预期增幅从此前的“-7%至-5%”调整为“-6.5%至-6%”。

2020-11-26 11:52:21

印度7-9月份经济增速或改善明显

11月24日,由于印度在6月份就将疫情封锁措施有所解除,加上9月份的印度节日消费因素,印度经济增速在7—9月份将会改善明显。根据印度的一些机构和分析师预测,印度7—9月份经济增速介于-5%与-10%之间。

2020-11-16 17:02:53

国家统计局:10月份国民经济运行延续稳定恢复态势

11月16日,国家统计局表示,10月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积极成效持续显现,生产稳中有升,需求企稳回暖,就业继续改善,物价总体平稳,市场预期向好,国民经济运行延续稳定恢复态势。

图片新闻

MORE >

数看车型

MORE >

数看卡车

数看客车

品牌查看

MORE >

卡车品牌

客车品牌

热点新闻

MORE >

本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专题报道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