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搜 索

408家房企破产 银行涉房违规贷款罚款过亿

2019-10-29  新闻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新闻作者:   新闻编辑: 韩景旭

  房企融资陷四面楚歌。地产企业的马太效应会越来越明显,中小房企未来的资金链面临考验。

  人民法院网站消息,截至10月27日,宣告破产的房企已经增加到408家。

  这种趋势进入9月之后更加明显,房企“补血”力度加大。

  根据克尔瑞地产研究发布的报告,9月份,有95家房企的融资总额为1124.48亿元,环比上升45.3%,同比上升17.2%。

  与此同时,监管对于违规涉房贷款不断压缩,有消息称某省联社要求严格落实房地产调控政策,房地产贷款占比高于20%的农商行,不得以任何方式新增房地产贷款。

  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不完全统计,自2018以来,银保监系统已经因违规涉房,对银行开出过亿金额罚单。8月9日,中信银行因违规发放房地产开发贷款等13项违法违规行为被合计罚没2223.7万元。

  年内调控次数再创新高

  融资成本也再上台阶,今年前三季度,房企债券类融资成本6.88%,较2018年全年上升了0.67个百分点。

  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0月8日,年内房企美元融资533.6亿美元,同比上涨50%,虽然各种政策收紧,但房企美元融资的数量依然刷新历史记录。9月单月,房地产企业海外美元融资37.97亿美元,相比8月的15.8亿美元,翻了一番还多。发债利率也不断攀升,10%已不再是天花板。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对公告的不完全统计,今年至少有三只债券的发债利率已经达到或超过15%。

  而且,这种迹象可追溯到更早之前的7月12日,泰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泰禾全资子公司拟发行4亿美元债券,债券票面年息15%,每半年支付一次。成本之高令业内惊讶,泰禾集团2018年净利润率为12.6%。不过这不是最高的,此前当代置业的一笔美元票据,利率达到了15.5%。

  而至9月,全国房地产调控政策依然密集发布,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9月单月全国房地产调控政策发布次数高达48次,虽然少于8月份的60次、7月份的56次,但整体看,2019年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密集程度依然刷新历史纪录,1月份68次、2月份21次、3月份15次,4月份60次,5月份41次,6月份46次。从房地产调控的政策密集程度看,2019年前9个月合计的415次房地产调控,平均每个工作日有2次以上的房地产调控,刷新了历史纪录。

 连续14个月回落

  10月15日,央行发布了今年前三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报告和9月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统计数据报告显示,9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为195.23万亿元,同比增长8.4%,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2个和0.1个百分点。在社会融资方面,9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219.04万亿元,同比增长10.8%。

  其中,房地产领域贷款增速则连续14个月回落,9月末,人民币房地产贷款余额为43.3万亿元,同比增速为15.6%。前三季度,新增人民币房地产贷款4.6万亿元,占同期人民币新增贷款量的33.7%,与去年全年水平相比低6.2个百分点,降至24.1%。

  央行办公厅主任周学东认为,目前是比较合理的占比。过去房地产热的时候个人购房贷款增长会非常快,占比高的时候有些城市甚至超过50%,银行贷款增量中超过一半流向房地产及购房领域。现在从全国来看,占比降至24.1%,是相对比较合理的水平。根据多年观察,25%左右的占比是比较合理的。过去几年多数情况下,这一数据都在30%以上。”

  与此同时,房企一直仰仗的“金主”——银行也因为违规涉房,祭出罚单也开始多起来。

  10月10日,北京银保监局公布了两张共计890万元的行政罚单。其中,兴业银行北京分行违规向房企提供融资是其被罚的主要原因;浦发银行北京分行信贷资金违规用于投资及购房以及通过信托通道发放土地储备贷款成为其被罚的主要原因。这两家银行分别被罚款600万元和290万元。

  10月8日,浙江银保监局披露的罚单显示,中信银行杭州分行被罚款195万元,案由包括贷款资金被挪用于购房;被挪用于房产公司经营;对公房地产开发贷款贷后检查流于形式、贷款资金被挪用于购买股权等。

  10月11日,平安银行义乌分行将信贷资金用于支付购房首付款被罚款50万元。

  “随着监管趋严,银行通过表外等渠道给房地产违规‘输血’的风险将全面增大。房企未来的资金成本和资金链会承受一定的压力,高房价可能会出现调整。”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

  不过也有某股份行的负责人表示,银行之所以铤而走险给房企贷款,是因为目前经济下行背景下,其他行业的不良率较高,房地产行业的贷款在目前情况下仍是优质资产,且可以承受较高的利率。从公司盈利的角度来看,银行自然愿意将贷款向房企倾斜。

相关新闻

2020-12-19 14:13:13

余永定:只要经济增速高,其他问题都能解决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前所长余永定周五表示,在当前经济增长与财政赤字扩大的两难境地间,中国政府应该采取更加扩张性的财政政策。

2020-12-19 13:51:18

陶冬:2021年全球经济五大悬念

近日,瑞信董事总经理、亚太区私人银行高级顾问陶冬指出,全球经济复苏、拜登政府的能力、中国vs世界、联储政策、美元汇率,是2021年全球经济的五大悬念,也是撬动风险资产价格的看点。

2020-12-12 17:37:26

英国经济10月环比增长0.4%

12月10日,据英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英国10月国内生产总值(GDP)环比增长0.4%,为连续第六个月环比增长。但是,GDP仍比2月疫情暴发之前的水平低7.9%。

2020-12-12 17:35:33

亚行最新报告上调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至2.1%

在12月10日发布的《2020年亚洲发展展望》补充报告中表示,目前中国经济复苏速度快于预期,该行将中国今年经济增长预期从此前预测的1.8%上调至2.1%。报告说,今年第三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4.9%,前三季度中国经济实现了0.7%的正增长。

2020-12-12 17:33:51

凯投宏观:明年中国经济增速将达10%

国际宏观经济研究机构凯投宏观在日前发布的报告预计,由于财政刺激效应的持续、消费和服务活动的反弹、收入增长加快和基数效应,2021年中国GDP预计将增长10%,高于7.9%的市场共识预期,中国经济将继续在全球有优异表现。

2020-12-02 17:20:55

社科院报告:县域经济百强东部超七成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12月1日发布的《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报告》显示,中国县域经济增速总体回落,但中部地区相对平稳。综合经济竞争力百强县(市)中,东中西部分别为71、17和12个。十强县(市)方面,长三角地区优势明显,十强中占8席。

2020-12-01 16:55:56

CMF年度报告:预测明年经济增速恢复正常

日前,中国宏观经济论坛年度论坛(2020-2021)日前召开并发布了主题为“迈向双循环新格局的中国宏观经济”的年度报告。2020年中国经济呈现V型反转与稳步复苏特征,2021年,中国经济增速有望回归常态。

2020-11-26 11:55:01

2021年新加坡经济预计将增长4%-6%

新加坡贸工部23日发布公告称,2021年新加坡经济将恢复增长,国内生产总值的预期增幅是“4%至6%”。同时,该部门将2020年新加坡国内生产总值的预期增幅从此前的“-7%至-5%”调整为“-6.5%至-6%”。

2020-11-26 11:52:21

印度7-9月份经济增速或改善明显

11月24日,由于印度在6月份就将疫情封锁措施有所解除,加上9月份的印度节日消费因素,印度经济增速在7—9月份将会改善明显。根据印度的一些机构和分析师预测,印度7—9月份经济增速介于-5%与-10%之间。

2020-11-16 17:02:53

国家统计局:10月份国民经济运行延续稳定恢复态势

11月16日,国家统计局表示,10月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积极成效持续显现,生产稳中有升,需求企稳回暖,就业继续改善,物价总体平稳,市场预期向好,国民经济运行延续稳定恢复态势。

图片新闻

MORE >

数看车型

MORE >

数看卡车

数看客车

品牌查看

MORE >

卡车品牌

客车品牌

热点新闻

MORE >

本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专题报道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