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协同发展,正在从“硬件”走向“软件”,从“浅水区”步入“深水区”。
6月3日,记者从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获悉,北京市委市政府京津冀协同办会同各相关单位研究制定的《北京市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2019年工作要点》(以下简称“工作要点”)印发实施。
这份文件包含了北京市今年90个工作要点,其中疏解非首都功能14项,支持推动雄安新区及北京城市副中心规划建设19项,推动生态、交通、产业、公共服务等关键环节取得新突破36项,深化协同发展改革创新16项,进一步完善推进协同发展工作机制5项。
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院长李国平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随着北京城市副中心与河北廊坊“北三县”在公共服务领域的协同合作进一步加深,区域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行政壁垒进一步打破,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纵深挺近”正在加速。
三地工作要点交集不少
据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协同综合处处长周浩介绍,国家协同办确定的年度工作要点中,涉及北京的66项任务、天津的53项任务、河北的71项任务,都已全部纳入三地各自工作要点推动落实。
周浩表示,北京今年90项工作要点中,涉及天津的31项、河北的50项,已分别纳入津冀的工作要点和日常工作。天津今年130项工作要点中涉及北京的45项,以及河北今年84项工作要点中涉及北京的45项,也都已吸纳到北京工作要点和日常工作。
其中,在“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上,北京安排重点工作14项。具体包括继续严格执行2018年版新增产业的禁止和限制目录,调整退出一般制造业企业309家,疏解提升市场50个、物流中心16个;继续推进北京工商大学、北京电影学院、同仁医院亦庄院区二期、北京口腔医院迁建等项目建设。
李国平表示,过去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在疏解功能领域,主要以一般制造业转移为主,是北京生产功能向周边地区的转移,而随着相关工作的推进,一些“以人为本”的生活服务功能也开始转移疏解。
在交通领域,工作要点指出,加快开展京港台高铁京雄段前期工作,力争开工建设京雄高速;京雄城际铁路(北京西站至新机场站段)建成投入使用,实现京张铁路年底建成通车,京礼高速延崇段工程完工。高标准建设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实现6月底竣工验收,9月底前建成通航。
在产业领域,工作要点则提出,要持续推进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建设,加快亦庄·永清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宝坻京津中关村科技城等特色园区和科技园区建设;推进环首都1小时鲜活农产品流通圈建设,支持市属国企在张承地区建设冷链蔬菜生产基地。
在生态领域,工作要点在布置了包括带头落实好生态环境建设的各项任务,加强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联治,持续推进永定河、北运河、潮白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工作,继续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等国家重点生态工程,支持张家口“两区”建设等工作。
探路公共服务区域均等化
在北京市此次发布的工作重点中,与副中心规划建设有关的一项工作引起各方关注。
其中提出,要逐步推动副中心交通、产业等部分经济功能和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功能向北三县延伸布局。与北三县建立紧密的教育协同发展共同体,通过远程医疗、紧密型医联体、专科联盟、技术合作等形式,支持北三县打造优质三级医院,帮助提升北三县和周边区域公共服务水平和城市管理软实力。
首都经贸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王晖告诉记者,京津冀协同发展仍然是以满足疏解非首都功能、解决北京“大城市病”,实现北京可持续发展的实际需要为出发点,而在北三县延伸布局各类公共服务功能,是出于实际需求的选择。
在王晖看来,随着北京市“四套班子”搬迁至城市副中心,将至少为这个区域带来超过40万人口的入驻。由于城市副中心的空间范围和用地指标有限,这些人口所需的公共服务需要通过北三县来协同布局。
“这一工作早已提出,而此次北京将其纳入到当年工作重点任务中来,意味着这已经从战略部署进入到具体实施阶段。”王晖表示。
“这类尝试解决的是公共服务跨区域制度从‘不可以’到‘可以’的问题。”李国平告诉记者,过去我国提供公共服务的主要责任方是地方政府,这导致了公共服务的布局更多是为当地服务,考虑的是如何满足当地公共服务的供需问题,不可避免的带来了各种行政壁垒的问题。在北京城市副中心和廊坊北三县的试点,实际上是地方政府间探索根据实际需要和地缘条件、协同布局公共服务的体制机制。
实际上,2018年11月末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在“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机制”方面专门提出,要加快建立医疗卫生、劳动就业等基本公共服务跨城乡跨区域流转衔接制度,研究制定跨省转移接续具体办法和配套措施,强化跨区域基本公共服务统筹合作。
李国平告诉记者,从具体的机制设计上来看,北京与河北可能将会采取河北“出地”、北京“出钱出技术”的模式,在财政转移支付、企事业单位的产权关系、教育生源配比,医保一体化等多个领域做出改革尝试。
相关新闻
2019-10-17 11:33:24
楼市政策再现“双向调节”
10月15日,南京(楼盘)市六合区传出松绑“限购令”的消息,在南京有居住证,大专学历的外地人不需要近3年内累计2年社保或个税,就可以开具购房证明。
2019-10-16 11:36:07
李克强:西部发展潜力大,国家会给予更有针对性的政策支持
10月14日至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陕西省委书记胡和平、省长刘国中陪同下,在西安、咸阳考察。正泰电气西北产业园是东部产业转移项目。企业负责人介绍已转移多条生产线到这里,拓展了新的发展空间。李克强说,西部发展潜力大,关键要大力营造好的营商环境,国家会给予更有针对性的政策支持。
2019-09-10 13:47:28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强调 加强改革系统集成协同高效 推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9月9日,习近平9月9日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意见》、《关于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促进劳动力和人才社会性流动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若干意见》、《关于实施重要农产品保障战略的指导意见》
2019-08-30 11:32:18
重磅!临港新片区50条特殊支持政策发布,赋予新片区更大改革自主权
8月29日,上海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关于促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高质量发展实施特殊支持政策的若干意见》的相关内容。《若干意见》包含人才、税收、住房、土地规划、产业集聚、交通网络建设、城市综合服务功能等50条具体举措
2019-08-27 10:43:33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五次会议
8月2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财经委员会主任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研究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问题、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问题。
2019-08-27 10:41:07
一天新设六大自贸区!全面推动“国民待遇+负面清单” 六地改革试点定位有何不同
国务院8月26日印发《中国(山东)、(江苏)、(广西)、(河北)、(云南)、(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今年是我国自贸试验区建设的第六个年头。继上海自贸试验区于2013年设立之后,此前已经分三批设立、形成了“1+3+7+1”覆盖东西南北中的改革开放创新格局。而此次六个新自贸试验区的获批意味着,我国内陆9省市1自治区的沿海省市都已设立了自贸试验区。
2019-08-23 17:29:32
对外资开放与监管并重 中国即将公布两张重磅清单
8月22日的例行发布会上,商务部新闻发言人表示,新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将于近期公布。他也同时提及,目前“不可靠实体清单”制度正在履行内部程序,将于近期发布。
2019-08-22 14:29:23
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决定在自由贸易试验区开展“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等
务院总理李克强8月21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自由贸易试验区开展“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部署扩大养老服务供给促进养老服务消费,确定稳定生猪生产和猪肉保供稳价措施。
2019-08-21 11:23:16
今年棚改开工任务完成过半 北京山东棚改专项债超700亿
8月19日,据住建部官网消息,2019年全国棚改计划新开工289万套。1至7月,已开工约207万套,占年度目标任务的71.6%,完成投资6000多亿元。
2019-08-19 14:16:57
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 八大看点解读:完善创业板 推动注册制改革
8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发布《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意见》提出,到2025年,深圳经济实力、发展质量跻身全球城市前列,研发投入强度、产业创新能力世界一流,文化软实力大幅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和生态环境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