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搜 索

南北大众合资自主品牌将掀新能源潮流

2011-09-30  新闻来源:南方日报  新闻作者:   新闻编辑: 杨林

  9月22日,国家工信部发布了《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第229批)》公告,在该新车准生目录中,上海大众“天越”(TANTUS)牌纯电动轿车赫然在列,这也被外界解读为上海大众的“合资自主”品牌。

  本次上海大众将自主品牌锁定为纯电动车,与几个月前一汽大众发布的“开利”电动车有异曲同工之处。在此之前,华晨宝马、一汽丰田、北京现代也均宣布,将采用新能源作为自主品牌的开发方向。无疑,与广汽本田、上汽通用五菱以及东风日产第一波“合资自主”品牌相比,如今更多的合资车企,已经选择新能源汽车作为开发自主品牌的另一方向。

  然而,为何合资企业纷纷以新能源汽车作为开发方向?是抢占未来技术高地还是一种“障眼法”?有分析人士指出,合资企业以新能源车作为自主品牌的开发方向,或许是将电动车作为应付政策的噱头。

  上海大众:

  数十商标申请锁定“天越”

  据工信部发布的《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第229批)》公告,上海大众“天越”(TANTUS)牌纯电动轿车的型号为SVW7007,这也是上海大众自主品牌下的第一款车型。

  据了解,“天越”的外观造型与汽油版朗逸较为相似,主要差异在于“天越”采用了封闭式中网格栅。在动力系统上,“天越”采用了传统的前轮驱动方式,主电机安装在前机舱内,额定功率高达85千瓦/115马力,巡航功率也有50千瓦/60马力,最大扭矩达到了270牛·米,0至100公里/小时提速,用时仅11秒左右,最高时速可达130公里,单次充电后最长可行驶超过150公里。

  然而,“天越”虽然在本次新车目录的发布后才被外界所知晓,其实早在2007年,上海大众便申请了中文“天越”的商标,专用权期限到2019年,同期申请的还有朗见、凌境、擎远、创翼等20多个商标。今年3月,上海大众突然加注了“天越”对应的英文商标“TANTUS”和“天”字图形,一共包括几十个商标申请项目。

  根据国家商标局的资料显示,“天越”的应用并不局限于电动车辆,包括传统汽车、越野车、小型车、底盘、车身和发动机变速箱等相关领域都可以涉及,并考虑到了其后续的发展和用途,将应用范围扩展到汽车装饰、车辆用非金属锁、汽车运输服务等几乎所有上下游产业。

  除了入围工信部准生目录外,“天越”首款电动车还进入了《第26批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工程推荐车型目录》,有分析人士认为,上海大众已准备好让“天越”进入大规模量产。

  潮流:

  “合资自主”加入新能源阵营

  除了上海大众外,最近宣布启动“合资自主”品牌的几家合资车企中,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新能源汽车。

  今年5月,一汽大众“开利”牌纯电动车率先亮相,出现在第225批新车目录中。一汽大众虽然未进一步证实,但外界均将其理解为未来的自主品牌。并且,“开利”的出现,让一汽大众在南海建厂提供了“敲门砖”,满足了国家队跨区域建厂所需的“新能源汽车”和“自主品牌”的两个条件。

  9月初,在北京现代500万辆下线仪式上,北京现代负责人也宣布将于年内启动自主品牌,并选择新能源汽车作为开发方向。在此之前,宝马方面也确认,将通过合资企业华晨宝马,在中国市场开发“自主品牌”混合动力车。

  “一汽丰田合资企业也将尝试推出自己的自主品牌车型,一汽丰田也在这方面投入了很大的力度。在天津的研究机构正在进行新车型的尝试性工作,包括上次车展上电动概念车的推出,都是我们天津中心自主开发的车型。”一汽丰田相关负责人表示。

  分析指出,从合资车企选择自主品牌发展方向来看,在第一波浪潮中,广汽本田“理念”、上汽通用五菱“宝骏”等均是传统内燃机汽车,在外形、技术等方面延续了合资企业的原来的风格,是合资品牌拍的价值链条延伸;而如今,以南北大众为代表的合资自主,则选择了以新能源汽车为切入口。

  抢“高地”还是“障眼法”?

  合资企业集中采用新能源车作为合资自主的发展方向,是为了抢占未来的技术高地,还是一种“障眼法”,满足国家对合资车企的要求?

  有分析认为,合资车企开发自主新能源车,将中方领入高端研发领域,是一种可喜的变化。在此之前,合资自主品牌多依靠外方旧有平台,实际上对中方的技术提升并无实际助益。而新能源汽车现在尚处于技术前沿,中方介入新能源车平台的开发,对深化技术合作、学习上是有利。

  “在广本推出‘理念’后,很多合资企业都以电动车作为‘合资自主’的产品推出,这有让人怀疑的地方。”汽车行业资深分析师张志勇(微博)坦承,电动车现在尚未有可以量化的条件和技术,不仅配套基础设施不全面、不完善,而且世界在电动车生产都还处于初级阶段。如果合资企业希望把品牌铺开,应该基于有市场基础、能够量化的产品,而不是像现在“反市场”而行之。

  张志勇分析,合资企业以新能源车作为自主品牌的开发方向,或许是将电动车作为应付政策的噱头。对于企业来说逐利是根本,但是推出电动车“合资自主”却不是以市场盈利为目的,这种行为更可能是企业的“障眼法”。

  “政策要求合资企业做‘新能源汽车’和‘自主品牌’,合资企业就把这两个搞一块了。”汽车分析师贾新光(微博)表示,电动车最重要的技术是电池技术,但是这均不在车企研发的范围内,所以让合资企业做电动车,也不一定就能把先进技术拿过来。

  相反,张志勇更加赞同广汽本田打造“理念”的做法。他认为,广汽本田确实希望通过“理念”打开市场,它虽然在旧平台上开发,但已有一定技术基础,是传统燃油技术条件下成熟的机型,马上能量化生产。更为重要的是,广本推自主品牌是自愿的,依靠企业本身发展的方向和现状决定的,这与迫于政策压力“自主”的合资企业有本质的不同。

[NextPage]

相关新闻

2025-07-18 17:47:29

精准对接 务实高效 2025中国西南新能源重卡物流创新大会即将开启

为深化西南新能源重卡产业生态发展,强化绿色金融协同创新,电车资源&绿色重卡联合贵州瑞骐共同举办的“绿擎西南•链动山海 ——2025中国西南新能源重卡物流创新大会”将于8月10日在贵州隆重启幕。

2025-06-11 11:49:49

十年磨砺,智启新程|中国新能源物流车挑战赛踏入新十年

2016年,当新能源物流车市场尚处萌芽阶段,第一届中国新能源物流车挑战赛在行业先锋——深圳政府的推动下应运而生。这一年,财政部等四部委明确调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强化新能源核心技术要求,行业发展进入“政策+技术”引导新阶段,而挑战赛的诞生,恰如一声春雷,为新能源物流车从实验室走向市场搭建了关键桥梁。

2025-04-16 09:11:25

共探产业新未来!2025中国新能源商用车产业大会精彩开幕

2025年4月11日,第八届中国新能源商用车产业大会在中国成都隆重开幕。本次大会由电车资源、绿色重卡主办,汇聚了来自新能源商用车领域的众多专家、企业代表,围绕着新能源物流、重卡等细分领域,通过多场主题论坛、分享会、峰会及颁奖典礼等活动,深度探讨产业发展趋势,共商行业发展大计。

2025-04-16 09:06:51

谋新篇,启新程!第八届中国新能源商用车产业大会圆满落幕!

4月12日,为期两天的2025第八届中国新能源商用车产业大会在四川成都圆满落下帷幕。

2024-12-18 08:57:07

2024第八届绿色城配大会暨新能源重卡运营大会精彩开幕!

12月14日,“2024中国新能源重卡运营大会暨第八届中国新能源物流车绿色城配大会”在广州隆重开幕!

2024-12-18 08:46:59

价值重塑、创变突围!第八届中国新能源物流车绿色城配大会圆满落幕

2024年12月15日,备受行业瞩目的由电车资源主办的“2024第八届中国新能源物流车绿色城配大会”在广州圆满落幕。作为新能源物流车行业的“风向标”,本届大会以“内卷下的价值重塑与创变突围”为主题,吸引了来自行业专家、物流与商流大咖、全国经销运营商、货运平台巨头、主机厂、核心零部件企业精英以及金融机构的专业人士等600人参与,近30款产品参展,并获得超10万人次的在线直播关注。

2024-11-19 14:39:06

长安凯程品牌战略全面焕新,开启数智新能源商用车新篇章

在电动化、智慧化、全球化趋势的推动下,商用车领域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在此背景下,11月15日,在第二十二届广州国际汽车展览会盛大启幕之际,长安凯程举办“数智商用 向新而行”品牌战略发布会,加速向数智新能源商用车科技品牌转型。长安凯程将依托长安汽车“香格里拉、北斗天枢、海纳百川”三大计划形成的技术优势,逐步在商用车上应用搭载高性价比技术,实现商用车与乘用车科技平权,让全球商用车用户享受到技术进

2024-11-16 12:02:38

一张图看懂长安凯程品牌战略发布会

2024-10-14 10:42:15

会议通知|“2025年中国汽车市场预测云论坛”邀请函

2024年,汽车行业正面临巨大变局,全球经济放缓,消费者需求和购买力发生显著变化。碳中和目标的推进和政策调整,给企业带来不少挑战,尤其是新能源汽车,虽前景广阔但压力巨大。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中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节点。科瑞咨询将举办第六届中国汽车产业趋势预测研讨会,分析宏观经济、政策法规、乘用车、商用车和新能源市场趋势预测,并对商用车各热点市场进行深入研究,洞察市场机会,

2024-09-26 15:05:25

硬核擂台 荣耀之战 | NEVC2024第九届挑战赛隆重开幕!

9月23日,由电车资源主办、招商局检测车辆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的“NEVC2024第九届中国新能源物流车挑战赛”在重庆机动车强检试验场隆重开幕。

图片新闻

MORE >

数看车型

MORE >

数看卡车

数看客车

品牌查看

MORE >

卡车品牌

客车品牌

热点新闻

MORE >

本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专题报道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