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月8日,央行宣布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上调0.25个百分点,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相应调整。
这是自2010年10月以来,央行在四个月内第三次加息。这次“照例”在节假日公布的加息,似乎没有给市场留出多少消化时间。进入2011年以来,中国通胀压力旧忧未解,又添新愁。国内北方旱情持续,威胁今年粮食产量,国际上,原油、铜、棉花、糖等大宗商品价格先后叠创新高。考虑到通胀未来的路径,已有多位分析师提出,今年将“三率齐发”——利率、存款准备金率多次上调较难排除,人民币汇率升值幅度也将较去年扩大。
连续三次加息后,一年期存款利率达到3%。但是,按照通行算法,2010年2月开始的实际存款负利率状况并未改变,甚至有加重之势,直观的负利率幅度从当时的0.45个百分点扩大到今年初约超2个百分点。
2月的加息,除一年期存贷款外,其他期限利率呈非对称性调高,存款利率上调幅度大于同期限贷款利率,其中,五年期存款利率提高0.45个百分点,其他期限存款利率提高0.30个-0.35个百分点,而贷款利率提高幅度为0.20-0.25个百分点。
历年存贷款利率调整表
调整时间 |
活期 |
1年 |
2年 |
3年 |
5年 |
贷1年 |
1年存贷息差 |
1991-4-21 |
1.8 |
7.56 |
7.92 |
8.28 |
9 |
8.46 |
0.9 |
1993-5-15 |
2.16 |
9.18 |
9.9 |
10.8 |
12.06 |
9.36 |
0.18 |
1993-7-11 |
3.15 |
10.98 |
11.7 |
12.24 |
13.86 |
10.98 |
0 |
1996-5-1 |
2.97 |
9.18 |
9.9 |
10.8 |
12.06 |
10.98 |
1.8 |
1996-8-23 |
1.98 |
7.47 |
7.92 |
8.28 |
9 |
10.08 |
2.61 |
1997-10-23 |
1.71 |
5.67 |
5.94 |
6.21 |
6.66 |
7.65 |
1.98 |
1998-3-25 |
1.71 |
5.22 |
5.58 |
6.21 |
6.66 |
7.02 |
1.80 |
1998-7-1 |
1.44 |
4.77 |
4.86 |
4.95 |
5.22 |
6.57 |
1.80 |
1998-12-7 |
1.44 |
3.78 |
3.96 |
4.14 |
4.5 |
6.12 |
2.34 |
1999-6-10 |
0.99 |
2.25 |
2.43 |
2.7 |
2.88 |
5.58 |
3.33 |
2002-2-21 |
0.72 |
1.98 |
2.25 |
2.52 |
2.79 |
5.04 |
3.06 |
2004-10-29 |
0.72 |
2.25 |
2.7 |
3.24 |
3.6 |
5.22 |
2.97 |
2006-8-19 |
0.72 |
2.52 |
3.06 |
3.69 |
4.14 |
6.12 |
3.60 |
2007-3-18 |
0.72 |
2.79 |
3.33 |
3.96 |
4.41 |
6.39 |
3.60 |
2007-5-19 |
0.72 |
3.06 |
3.69 |
4.41 |
4.95 |
6.57 |
3.51 |
2007-7-21 |
0.81 |
3.33 |
3.96 |
4.68 |
5.22 |
6.84 |
3.51 |
2007-8-22 |
0.81 |
3.6 |
4.23 |
4.95 |
5.49 |
7.02 |
3.42 |
2007-9-15 |
0.81 |
3.87 |
4.5 |
5.22 |
5.76 |
7.29 |
3.42 |
2008-10-30 |
0.72 |
3.60 |
4.14 |
4.77 |
5.13 |
6.66 |
3.06 |
2008-12-23 |
0.36 |
2.25 |
2.79 |
3.33 |
3.60 |
5.40 |
3.15 |
2010-10-19 |
0.36 |
2.50 |
3.25 |
3.85 |
4.20 |
5.60 |
3.10 |
2010-12-26 |
0.36 |
2.75 |
3.55 |
4.15 |
4.55 |
5.81 |
3.06 |
2011-2-8 |
0.4 |
3.00 |
3.90 |
4.50 |
5.00 |
6.06 |
3.06 |
(数据来源:中国银行)
央行2010年连续加息的原因:
一、M2增速过快
首先,为应对货币供应增速过快,当前M2增速已大大超过了年初制定的17%的目标。 2010年末,广义货币(M2)余额72.58万亿元,同比增长19.7%,增幅比上年末低8.0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26.66万亿元,同比增长21.2%,增幅比上年末低11.2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4.46万亿元,同比增长16.7%。全年净投放现金6381亿元,同比多投放2354亿元。
2010年末,本外币贷款余额50.92万亿元,同比增长19.7%,全年本外币贷款增加8.36万亿元,同比少增2.16万亿元。人民币贷款余额47.92万亿元,同比增长19.9%,比上月末高0.1个百分点,比上年末低11.8个百分点。全年人民币贷款增加7.95万亿元,同比少增1.65万亿元。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增加2.87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9068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96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及其他部门贷款增加5.07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56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4.20万亿元,票据融资减少9051亿元。12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4807亿元,同比多增1007亿元。外币贷款余额4534亿美元,同比增长19.5%,全年外币贷款增加740亿美元。
二、CPI连创新高
历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走势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2010年中国市场物价同比上涨,食品价格涨幅较大。全年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3.3%。其中,城市上涨3.2%,农村上涨3.6%。分类别看,食品上涨7.2%,烟酒及用品上涨1.6%,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上涨3.2%,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上涨0.6%,居住上涨4.5%,衣着下降1.0%,交通和通信下降0.4%,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持平。而目前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仅为2.75%,居民存款的实际收益仍然为负。也是伴随经济的高涨后,出现较严重的通货膨胀。按前两波经济规律2008年到2012是中国经济调整期,即挤经济高涨产生的泡沫,调整经济高涨产生的行业产能过剩。目前CPI还有继续增长的风险,中央银行先后加息和提高银行准备金比率充分说明国家已意思到这一危险,开始紧缩货币政策。
对重卡行业的影响:
在通货膨胀的预期下,贷款基准利率随之步入加息通道,将对国内汽车行业和汽车消费产生多方面影响。对汽车厂家和汽车经销商而言,多轮加息之后,其财务费用将会显著增加。加息显然是政府应对通货膨胀的重要举措,加息意味着消费者手中的货币贬值速度减慢,消费能力增强,心理预期转好,但另一方面,多轮加息无疑表明,通货膨胀的程度还比较高,原材料价格可能继续大幅上涨,尤其是重卡车型的原材料成本占整车的生产成本比重很大。
另外,重卡用户有相当一部分是贷款购车的,连续加息造成的购车者贷款成本增加,可能对一些重卡消费者产生一定影响。同时,此次加息会导致汽车经销商营运成本进一步增加,一方面是汽车经销商的财务费用支出增加,另一方面是因为很多重卡企业的贷款模式是经销商与厂家共同分担用户贷款成本和风险,这将给重卡经销商带来很大的市场压力。据我们了解,经销商大量从银行贷款的比例依旧不低。
2010年国内重卡车市“井喷”,很多厂家都启动了资金规模庞大的扩产计划,而作为资金需求量极大的产业,目前不少企业的资产负债率都在50%以上,银行贷款动辄数亿元,而且很多都还是三年期、五年期的贷款,因此贷款利率上调,对整车厂家的财务成本增加很多。对盈利造成负面影响。而且加息使得汽车生产企业还贷成本加大,资金链条趋于紧张,还可能会加速行业优胜劣汰的进程,这反而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Next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