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搜 索

唐乾栋:恒通下半年增长的几个支点

2010-06-04  新闻来源:第一商用车网  新闻作者:   新闻编辑: 吴大炜

    前言:记者在北京交通展上碰到恒通常务副总唐乾栋时,他正领着几位客户参观展车。面对前四月行业大涨、恒通略增的市场态势,这位主抓营销的老总显得坦然自若。在唐乾栋的眼里,下半年公交换车潮、新能源、CNG、LNG、差异化车型,以及出口增长等,将是推动恒通完成全年目标的支撑点。于是,便有了记者与他的一番对话。 

    唐乾栋:恒通下半年增长的几个支点 

    第一商用车网:我注意到,这次参展的产品包括今年初新推出的前置二级踏步大型公交车,这款车已经是第三次公开亮相,之前在恒通客车春季新品展示会和天津客车展上,人们已经看到过它的身影。连续三次展示,恒通对这款车寄以了怎样的厚望?

    唐乾栋:前置二级踏步车是今年的一大热点,也是我们今年在四川、湖北、云贵,以及兰州、甘肃等西部五省市场的“差异化”主打车型。它十分适合二三级市场和中西部城市,自年初推出以来,已经在云南、贵州、湖北、四川等地获得了两三百台的订单。重庆公交在更换前置车辆时,也都采购了我们的前置二级踏步车。这款车有10.2米系列,10.5米系列,11米系列和12米系列,采用前置二级踏步设计,缩短了乘客的上下车时间,提高了公共交通出行的便利性和快速性,安全性比高地板的三级踏步车也好很多。全国目前只有恒通公司能量产大型前置二级踏步车。 

    在价格上,前置两级踏步车的性价比不错,比同类后置二级踏步车要便宜很多,只比三级踏步公交车成本稍微高一点,能够被用户所接受。 

    当然,应该看到,后置公交是趋势,但在有些城市,特别是中西部城市,前置车仍然占相当一大部分比重。比较而言,后置车的整车布置和乘坐环境要相对好一些,但前置车的优势在于经济性好、驾驶员操控性好,且购置成本相对较低,因此,对中西部财政条件相对差一些的地方来说,大型前置公交车还是很有市场的。至少到目前为止,10~12米的前置车在中西部地区还是主力运载车型,即使将来换新车,考虑到预算因素,也不可能都换成后置车。 

    此外,跟同类后置车型相比,恒通前置二级踏步车的载客量没有减少。比如这辆前后开门的前置车,除了后桥主减速器正上方的乘客区有一些起伏外,其他乘客区域都很“平”,完全可以实现快速上下车和大容量。之前在绵阳、自贡这样的中型城市,我们经过精确计算,一条线路原来需要24台车才能满足客流量周转,换用恒通前置二级踏步车后,可以减少2台车的使用,也就是说22台车就可以完全满足需求。也正是基于这个精确计算,这几个城市的公交客户换车时都订购了我们的前置二级踏步车。

    第一商用车网:今年前四月,大中型客车市场增长迅猛,同比增幅超过50%。但我也注意到,恒通今年前四月销量只是同比略有增长,远低于行业增速,这是什么原因呢? 

    唐乾栋:恒通的市场集中在城市客车领域,但前四月公交市场增长没有预想的那么快,因此受到一些影响。去年下半年的国家公交油贴到现在都没有发下来,这对各家公交公司换车、增车的资金链影响很大,据我了解,油贴可能到6月底才能到位,下半年公交市场的增量会有一个大的提升。 

    另一方面,公交车市场的竞争在加剧,今年在全国各地的公交招投标会上,一通三龙跟我们还有黄海这些老牌公交企业几乎每场必逢,公路客车厂家都涌向公交市场,争夺城市公交的订单,竞争日益激烈,这也给恒通带来了很大压力。 

    第一商用车网:竞争不断加剧,会不会影响公司全年目标的实现? 

    唐乾栋:对今年的公交市场,我们很有信心。从产品来说,我们的新能源客车即将批量投入运行;恒通的差异化客车产品,如CNG车、LNG车、前置二级踏步车、大容量双后桥公交车等,在细分市场都是很有优势的。在市场上,我们在东北、山东、珠三角、长三角等距离西南较远的区域也一直在扩大占有率和销售份额。我们希望通过下半年的努力,顺利完成董事会定下的4500台销量、12亿元销售额任务。 

    第一商用车网:目前,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地方保护比较严重,这对于恒通新能源客车的市场开拓有多大影响?客车出口市场一季度增长了8成以上,恒通出口业绩如何? 

    唐乾栋:前段时间,恒通首辆气电混合动力公交车正式交付重庆公交集团公司使用,6月中旬,我们还要举行混合动力客车批量投放重庆的一个庆祝仪式。现在这方面的地方保护确实很严重,各地客车厂都陆续开发出自己的新能源客车——尽管如此,我们还是有了一些好的进展,目前我们正在与西南地区的一些意向客户进行接触和商谈,很快就会有结果。 

    出口方面,<

图片新闻

MORE >

数看车型

MORE >

数看卡车

数看客车

品牌查看

MORE >

卡车品牌

客车品牌

热点新闻

MORE >

本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专题报道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