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节能减排国策的贯彻和日渐深入人心,绿色经济、绿色生产力、绿色GDP等词汇已经被国人熟知。同样,在公共交通领域,从生产到使用环节,绿色制造、绿色出行日益被倡导。
2007年3月份两会期间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重庆新阶段发展的“314”总体部署,为重庆未来科学发展提供了的总纲。为了深入落实“314”总体部署,推动重庆汽车工业快速发展,实现畅通重庆、构建和谐公交,重庆市在公交领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今后,还将进一步深化改革。结合重庆实际情况,我们应大力研制并在公交领域推广使用以天然气客车、混合动力客车为主的绿色客车。
首先,从重庆市公交发展现状来看,大力推广绿色客车是缓解环境、资源压力的必然要求。
公交优先是老百姓关心的热点问题,它不仅是提高交通资源利用效率、解决城市交通拥堵和人们出行难的根本措施,更是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长久大计。整日穿行在人流密集、城市最核心地带的公交车,更成为人们节能环保的重点关注对象。
随着全球能源供应的日趋紧张和汽车保有量的迅速增长,汽车业的节能和环保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随着排放法规的升级,低排放、节能的新能源汽车正日益受到各大汽车企业和各国政府的青睐。据悉,欧盟将投资数千万欧元,支持沃尔沃等客车企业开发绿色客车,并在公交领域推广。
在我国,随着国Ⅲ排放标准在全国范围内的事实,以及Ⅳ排放标准在北京、上海等部分城市实施,对汽车尾气排放要求更为严格,发展绿色客车成为大势所趋。目前,北京、上海、广州、武汉等城市已经有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投入批量示范运行,以公交客车为主。北京奥运会期间,数百辆新能源汽车为奥运会服务,其表现十分出色,为我国实行绿色奥运的庄严承诺立下战功。在混合动力汽车方面,重庆又被科技部批准为首批六个“千辆混合动力汽车大规模示范”城市之一。
其次,从重庆汽车工业现状来说,大力发展绿色客车有十分现实和积极的意义:
一、发展绿色制造业,生产更加节能、环保的客车产品是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革步伐的必然要求。
随着社会可持续发展对环保、节能要求的不断提高,环境污染和能源短缺两大问题对汽车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以天然气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为代表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在降低大气污染、调整能源结构、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具有十分显著的功效,是面向未来的绿色产业。
重庆是我国西部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和制造中心,目前重庆制造业正处于调整产品结构和进行产业升级的关键阶段。发展CNG、混合动力客车等绿色客车,技术含量高,既有社会效益,又有经济效益,是提升重庆客车制造技术水平、进行产品升级换代的理想方向。
二、重庆有发展绿色客车制造业的良好基础。重庆是全国天然气四大产区之一,是全国天然气开发和利用最早、用气规模最大、用气范围最广的城市。现经过十年的发展,已为我市环境保护带来了显著效益。截至现在,重庆累计有天然气汽车49300辆,主城区98%的公交车和出租车均已采用天然气为动力。天然气汽车年实际消耗CNG总量3.4亿立方米,替代燃油约22万吨,节约燃料费11.2亿元,年削减排放污染物约10余万吨。二级以上天气质量的天数逐年增加,环保效益和能源替代效益非常显著。
多年来,重庆依靠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及雄厚的工业基础,通过重大科技项目的牵引,在全国率先发展天然气汽车,目前形成了“领导重视、政策领跑、法规完善、研发领先、产业完备、应用广泛”的良好局面。重庆已形成了全国最完整的天然气汽车产业链,拥有全国燃气汽车行业唯一的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燃气汽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制定了18项天然气汽车相关国家或行业标准,建成了亚洲最大的天然气汽车产业基地,研发水平处于国内领先。拥有全国最丰富的天然气汽车产品,恒通、长安等整车生产企业共有51款车型获得国家公告,其中重庆恒通客车有限公司获得国家公告42项,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