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汉如:实体经济的春天,来了
来源:商用车新网 时间:2018-03-19
北京迟到的初雪下了在春日里,虽然迟,但好歹补上了冬天的一角缺憾。瑞雪兆丰年,被唱衰已久的实体经济也在这个春天看到了绝地反击的机会。
在听取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之后,全国人大代表、华菱星马汽车集团董事长刘汉如深感振奋,报告对实体经济的高度关注也让身处汽车制造业的他坚定了未来发展的信心。
刘汉如
“发展的信心,我们有”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对过去五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进行了总结、回顾。先看几个数据,五年来,我国的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国内生产总值从54万亿元增加到82.7万亿元,年均增长7.1%,占世界经济比重从11.4%提高到15%左右,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
信心正是从以上数据中来的,刘汉如表示,“GDP从54万亿增长到82.7万亿,增量非常大;我国经济体量大、基数大,还能有年均7%的增长速度,而且是连续可持续的高速增长,非常难能可贵。”
商用车被称为国民经济晴雨表,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商用车市场持续向好发展创造了条件。
除此之外,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也为国家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共同发展奠定了基础。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为实体经济发展造就了良好的内部环境。
与此同时,国力的增强也让中国制造业“走出去”的步伐更为稳健。“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社会和谐稳定,国际影响力也大为增强。”刘汉如说,稳定繁荣的国内环境和国际影响力的增强都增强了实体经济的发展信心。
“今年恰逢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来,全国人民按照国家统一的规划目标共同努力,实现了预期目标,实现了国家经济的发展繁荣。”刘汉如说,无论是近在眼前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还是更长远的发展目标,中国都有实现的信心和底气。
“制造业的春天,已经来了”
大力简政减税减费、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减轻企业税负、降低企业非税负担……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2018年,政府向制造业发出的一大波“红包”已经在路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们感受到的非常明确的信号就是,国家开始聚焦实体经济,聚焦制造业,特别是高端制造业。”刘汉如说,实体经济、制造业的春天来了,“围绕发展实体经济,发展制造业,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转变的时机已经成熟。”
他指出,以往制造业的发展主要解决的是“有没有”的问题,后来解决的是“好不好”的问题,而现在要解决的是“优不优”的问题。
政府工作报告特别提到,要全面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推进与国际先进水平对标达标,弘扬工匠精神,来一场中国制造的品质革命。
“优不优”已经成为中国制造业新的命题,质量升级、塑造品牌、走向世界、参与世界竞争是中国制造业新的挑战。
“中国市场需求巨大,我们又赶上了大好时代,因此成就了很多企业,推动了国内汽车行业和装备制造业的技术进步。”刘汉如表示,随着各项改善实体经济措施的陆续落地,制造业的大发展一定能实现。
“高质量发展这盘棋,让人期待”
今年两会期间,“高质量发展”被多次提及,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成为各代表团热议的话题。
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中国经济要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增长转变,这也是时代发展到现阶段的必然要求。
刘汉如表示,原来粗放式的发展方式是有代价的,未来的发展再走牺牲环境为代价的道路已经行不通了,必须走集约化发展道路,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汉马H7
聚焦到制造业领域,如何下好高质量发展这盘棋?
刘汉如认为,制造业实现高质量发展首先要明确的一个现实就是,依赖劳动力成本优势和牺牲环境的低端制造业已经难以为继,未来的发展方向一定是智能制造、高端制造。无论是智能制造还是高端制造,都依赖创新驱动。
政府工作报告也特别提到要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落实和完善创新激励政策,打造“双创”升级版。集众智汇众力,跑出中国创新“加速度”。
此外,报告还指出,人才是创新发展最大的“富矿”,要进一步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改革,为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培养人才创造条件。
“高质量发展依靠创新驱动,而未来科技创新之路上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政府工作报告中对科技创新、人才引进等方面给予的政策支持受到了制造业的欢迎。”刘汉如表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透露出的众多实体经济发展信号非常鼓舞人心,随着各项配套政策的出台和落实,一定能够进一步激发出制造业企业的创造力,激发企业以及整个社会发展的活力。
对此,他翘首以盼。